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学思践悟十九大】贯彻十九大精神,学习焦裕禄同志,争当干事先锋!

2017-12-07 微新广汉

 看广汉日新月异

戳☝微新广汉


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深入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12月2日-4日,广汉市“学习焦裕禄精神 争当干事先锋”专题培训班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培训。


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、总工会主席阙显凤及市人大、市政府、市政协和市级各部门、乡镇的部分负责同志共50人参加此次培训。


此次培训旨在通过集中培训,围绕与焦裕禄相关的实物、实景、实事进行现场教学,进一步发动全市领导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、求实作风、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,促进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,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付诸建设“四美广汉”的工作实践。


12月3日,培训班全体学员赴焦裕禄纪念园拜谒焦裕禄烈士墓,向烈士敬献了花篮,并重温了入党誓词。随后,学员们又先后到兰考县展览馆和焦桐广场进行现场教学。现场教学后,培训班学员共同观看了专题访谈片《我眼中的焦裕禄》,聆听了“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”专题报告。


此次培训期间,学员们还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奋战过、发生巨大变迁的黄河故道东坝头和张庄进行现场教学,结合大量珍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视频资料,深入了解焦裕禄在兰考期间临危受命、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。



12月4日,广汉市“学习焦裕禄精神·争当干事先锋”专题培训班学员围绕培训内容开展培训心得分享会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总工会主席、培训班临时党支部书记阙显凤主持分享会。分享会上,学员们根据教学内容,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积极进行分组讨论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焦裕禄当年治理“三害”的决心,迎难而上、勇于担当,突破制约广汉发展的种种瓶颈和困难,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,建设美丽幸福新广汉。 


>>培训班学员郭邦富:焦裕禄从怀揣《毛泽东选集》到兰考报到,充分体现了焦裕禄的政治品格和思想觉悟,让我们感受到新时代下政治意识和核心意识的极端重要性;从他夜访班子成员,以及到火车站现场召开县委常委会,让我们感受到了班子的思想统一和团结一心的必要性;从他抓基层支部建设和树立“四面红旗”先进典型,团结带领党员干部一心干事,让我们感受到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;从他治沙、治碱、排涝的“除三害”工作成效到解决全县温饱问题,让我们看到了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,前景总是光明的。焦裕禄精神激励我们只要一心为民,敢于担当,干净干事,“四美广汉”一定会很快变为现实!


>>培训班学员付冬梅:在焦裕禄身上,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,一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;二是在接受各项工作和困难挑战中永葆激情;三是在学习中坚持学以致用的习惯;四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既有原则,又有担当的博物情怀;五是在工作中善于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要坚持学习其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、大众的责任和担当能力,拥有切实的工作目标和破旧立新的做法,把这些转化为践行“四美广汉”、“幸福高坪”的建设中。



>>培训班学员任韧:在这几天的学习参观过程中,我常把现实的工作情况拿来做对比,虽然同焦裕禄当时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,但是我们的工作开展情况却远远不能与其相比。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我应该全面履行自身职责:一是管党治党抓好党的建设,用党的思想引领群众;二是为老百姓着想,为他们办实事、办好事,通过深入群众,了解群众所需,像焦裕禄那样把群众真正当成自己的家人,把工作上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家事;三是在新的历史时期,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比如活动开展不好、凝聚力不高,作用发挥不好等,我们应该开拓思路,创新方法,有效推进基层党建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。


>>培训班学员瞿强:焦裕禄那种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们每位学员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我一定要传承焦裕禄同志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,唯独没有他自己”的公仆情怀,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、好干部,为建设“四美广汉”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

读到这里,想必大家有提问了,

什么是“焦裕禄精神”呢?

还有焦裕禄干部学院呢?

各位亲~

跟着新姐一起来了解吧

焦裕禄干部学院  





焦裕禄

焦裕禄(1922年8月16日-1964年5月14日),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,原兰考县委书记,干部楷模,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。1922年8月16日,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,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1950年,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,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,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,1964年因肝癌病逝于郑州,终年42岁。2009年9月10日,在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,焦裕禄被评为"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"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568erfxtc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

《念奴娇·追思焦裕禄》

习近平

中夜,读《人民呼唤焦裕禄》一文,是时霁月如银,文思萦系……

魂飞万里,盼归来,此水此山此地。百姓谁不爱好官?把泪焦桐成雨。①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,父老生死系。②暮雪朝霜,毋改英雄意气!

依然月明如昔,思君夜夜,肝胆长如洗。路漫漫其修远矣,两袖清风来去。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遂了平生意。绿我涓滴,会它千顷澄碧。

一九九〇·七·十五


注: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,帮助农民摆脱贫困,提倡种植泡桐。如今,兰考泡桐如海,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,人们亲切地叫它"焦桐"。②焦裕禄临终前说:"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,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,埋在沙丘上。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!"

 



焦裕禄生平 

凄惨童年

1922年8月16日,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[1] 的一个贫苦家庭,7岁上学, 学习刻苦认真,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。1932年,家乡遭遇灾荒,家境十分贫困,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,他除了在家种地外,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,主要是卖菜卖油,在古山桥卖锅饼,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,运煤卖煤,还到煤窑做工。1939年,其父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逼死,焦裕禄本人也被虏去辽宁抚顺做苦工。1941年,焦裕禄设法逃出,流落至江苏宿迁。1943年,他逃荒到宿迁县城东15里双茶棚村,给地主胡泰荣家当了两年雇工,住在地主一头是猪窝、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。

焦裕禄

加入组织

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,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,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。当上民兵后,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。1946年1月,焦裕禄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。不久,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,在当地领导民兵,坚持游击战争。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,曾担任组长。1948年,随南下工作队前往。1950年,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。

青年焦裕禄


1953年,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,同年6月,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,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,任洛阳矿山机器厂临时公路总指挥。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、科长。在此期间,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。1954年8月起,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。1956年底,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,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、调度科长等职。在此期间,焦裕禄患上了肝病。1962年6月,为了加强农村工作,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,任县委书记处书记。


1959年,焦裕禄与一金工车间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。


任职兰考

1962年12月,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,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、书记。

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,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、风沙、盐碱三害,他坚持实事求是、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,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,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,努力改变兰考面貌。他身患肝癌,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铸就了"焦裕禄精神"。

1964年5月14日,因肝癌病逝于郑州。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,就是他死后"把我运回兰考,埋在沙堆上。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"。



焦裕禄主要成就

1962年冬,焦裕禄来到兰考,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,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。在除"三害"的斗争中,为了取得经验,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、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、翻淤压碱、封闭沙丘试验。然后以点带面,全面铺开,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,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。



整治三害

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,兰考的除"三害"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。在总结除"三害"的工作时,焦裕禄作了明确透彻的总结。

治沙:沙区没有林,有地不养人,这是基本情况;有林就有粮,没林饿断肠,这是重要性;以林促农,以农养林,农林相依,密切配合,这是方针;造林防沙,百年大计,育草封沙,当年见效,翻淤压沙,立竿见影,三管齐下,效果良好,这是方法。

焦裕禄和兰考人民在治理流沙


治水:兰考地形复杂、坡洼相连,河系紊乱,这是客观情况;以排为主,灌、滞、涝、改兼施,这是方针;舍少救多,舍坏救好,充分协商,互为有利,上下游兼顾,不使水害搬家,这是政策;夏秋两季观察,冬春干燥治理,再观察再治理,观察治理相结合,这是方法。

治碱:分清轻重,区别对待,这是方针;翻淤压碱,开沟淋碱,打埂躲碱,台田试种,引进耐碱作物,这是方法。


种植泡桐

为了解"三害",起风沙时,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,探流沙;下大雨时,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。

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,经后来引黄淤灌,最终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。

在农民的草庵、牛棚,焦裕禄总结出治理风沙的办法:"贴膏药"、"扎针"。所谓"贴膏药",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。焦裕禄看到农民这种做法效果很好,就在全县推广。所谓"扎针",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。

焦裕禄了解到,兰考有"三宝":泡桐、花生和大枣。他对泡桐特别重视,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,长得又快,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,即能挡风又能压沙。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,可以陆续移栽,不用多投资。成林之后,旱天能散发水分,涝天又能吸收水分,可以林粮间作,以林保粮。焦裕禄针对种树被毁坏,不好管理,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:确定林权,订立护林公约,设立奖罚制度,定期检查,各公社、各大队设护林主任、护林员。并大建育苗场。焦裕禄描述希望,提振士气,凝聚人心,全兰考总动员,人人种树,泡桐遂蔚然成林。

焦裕禄在田间劳动


他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

他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

他为人民利益而死,比泰山还重

......

全市党员干部要贯彻十九大精神,

学习焦裕禄同志,争当干事先锋

立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俯下身子抓落实,

为建设“四美广汉”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新姐喊你来留言


微新广汉团队

ID:newgh777

编辑:温靖竹

责编:罗琴

策划:李元勇

监制:周天德

总监制:陈敏

官方微博@广汉手机报

【夜读】留言有奖

即日起,微·新广汉【夜读·雒城】栏目正式与市图书馆合作。通过线上荐书,引导大众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,希望在全市掀起新一轮读书热潮,建设美好书香广汉,助力“四美广汉”建设。

凡在【夜读·雒城】栏目留言的广粉,我们将为支持率最高的两名送上价值100元的购书卡。


往期回顾

【围堆堆】隐于山水间,广汉周边最值得去的十大古镇,每一个都不输丽江!

【ONE话题】惊!今天1号!2017年最后一个月!点开这篇文章~你准备好了吗?

【围堆堆】鸭子河惊现黑天鹅,它到底为何而来?!


点击黄色区域日期查看历史消息

12月


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



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

广汉全媒体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